「Arch Linux」实用教程推荐

1. Arch wiki

——玩Arch Linux怎么能够不看Arch wiki呢.jpg

作为世界四大 Linux 发行版之一(狗头),Arch 坐拥有 Linux界最全的百科 Arch wiki,无论是刚上手 Linux 还是从其它发行版迁移过来,倘若你遇到问题,Arch wiki 绝对是一个好去处。

2. arch.icekylin.online

本人没事在搜索引擎上瞎逛的发现,该教程以Arch wiki为基底,由部分国人Arch用户群体自发组织编写,适用于那些有入门 Arch 的想法的人,该教程遵循实用主义,在 Arch Installation guide 的基础上针对桌面美化、功能类软件等部分做了较为完善的本土化引导,如果说在阅读Arch wiki上的 installation guide 上有一定难度的话,不妨来看看这个。

ps: Linux新人建议先阅读该教程开头的劝退引导。

待完善…

第二个教程里在安装系统时使用的文件系统是btrfs,与官方wiki推荐的ext4文件系统有较大区别,请根据需求进行选择。

1 个赞

这几天由于ubuntu的nvidia驱动问题,我在第四次重装linux的时候选择了archlinux,基本是照着上面链接的文档装的
补充一些没有提到的点,主要是分区的问题,如果你跟我一样windows装在一个盘,linux装在另一个盘,你可以继续看下去。问题的关键点在于linux所在硬盘没有EFI分区

Part1 开机过程

  • 首先是到BIOS,我们可以在这里选择(物理)设备的加载顺序, 而设备上有的是boot loader以及os等
  • BIOS之后我们来到EFI分区,这里有启动引导程序,再之后进入OS

Part2 我们该如何配置linux所在磁盘的分区

如果你在BIOS里将windosw的启动设备放在第一位,那会直接进入windows而不会进入linux。
甚至如果你照着上面的教程做,在中途就会出错。
我们需要增加的一个步骤是:给Linux所在磁盘分配一个EFI分区同时将其格式化为FAT32文件系统,这样我们才可以完成archlinux引导安装程序中关于grub-install的步骤。

Part3 双系统的引导

(1)在安装好archlinux后重启电脑,进入BIOS设置ARCHLINUX为第一个boot loader,进入arch。
(2)让arch检测到windows系统 ( 此处再做一次安装第十七步)
(3)grub重写到linux所在磁盘的efi分区中

以上设置好之后,我们的计算机在开机之后会经历BIOS–>ARCHLINUX 的bootloader(grub) 此时我们能选择进入windows还是linux

Part4 btrfs vs ext4

btrfs的优势在于用更小(小很多)的空间来提供备份,这样出问题可以回滚

1 个赞

Part4补充

ext4的优势在于读取与写入速度,btrfs除了备份空间,还有最大磁盘空间上限较ext4大了不少

ps:建议在安装系统时以官方wiki为主, arch.icekylin.online相较于wiki的优势在于后期的美化与日常软件和系统内配置比官方更为精炼。

1 个赞